本帖最后由 艾米丽 于 2014年12月15日 13:58 编辑
听佳峰讲完《沉思》的故事, 我再次带上耳机, 闭上双眼,想象着Thais的美丽,修道士内心的折磨,沙漠,修道院,宁静,罪人,天堂...
“在她已病入膏荒弥留之际,修道士葡伏在爱情脚下。修道士成了罪人,罪人的灵魂却升入了天堂” ...
马斯涅《沉思》创作于1893年,选自歌剧《Thais》,以公元四世纪古埃及名城亚历山大,讲述了一位在沙漠中修行的修道士拯救女幽灵Thais的宗教故事。修道士冒险进城将沉迷于纸醉金迷生活中的名妓Thais带出,并苦苦劝告她离开花红酒绿的交际圈。Thais受到修道士的感化,摆脱纵情享乐的世俗生活,皈依宗教,入修道院当修女。但修道士却被Thais的青春美丽所打动,爱上了Thais。在上帝和爱情之间,修道士倍受折磨,于是选择逃离修道院游走四方。但最终他摆脱不了对Thais的思念,回到了Thais身旁。此时Thais在修道院里获得了宁静,同时也彻底失去了人间的欢乐,最终她带着一种复杂的心情离开了人世。在她已病入膏荒弥留之际,修道士葡伏在爱情脚下。修道士成了罪人,罪人的灵魂却升入了天堂。
小提琴曲《沉思》描述的便是原本善良美丽的Thais在修道士的劝说下幡然悔悟。乐曲第一段宁静祥和,犹如少女虔诚地向上帝敞开心扉企求上帝的宽恕。乐曲第二段几次转调和使用变化音,使音乐的情绪很不稳定,表现了Thais思潮涌动内心矛盾挣扎。第三段乐曲又恢复平静,虔诚的祈祷得到了实现。小提琴在结尾处推向了高音区仿佛被净化的灵魂飞向天界,最后乐曲在低音区结束。
在教堂中演奏这一首带有宗教气息的乐曲是最适合不过的。我在观赏了歌剧片段后,把每一句乐曲下都配上了歌剧原有的歌词,试图去深刻地讲述这个故事。在乐曲最后“灵魂被净化”的瞬间,音符在教堂中环绕着,的确能感受到主人公的灵魂升入了天堂。 --- by 陈佳峰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