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发表于 2011年12月9日 00:27:05
|
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andrea安得来 于 2011年12月9日 00:32 编辑
回复 郑锦龙 的帖子
"歌唱家马玉涛在演唱MOZART的歌剧时所用的音色就一定要和演唱意大利歌剧时的音色有别。在演唱俄罗斯TCHAIKOVSKY的歌剧时就一定有别于WAGNER的音色。一家小提琴同样要有这样的品质。我们才能叫他“好琴”。如果没有,就是高级木匠的工艺品。买来挂在墙上。或者收藏在柜子里。虽然在名称上都叫小提琴。但是在实质上有本质上的区别。
就像京剧。某南方的演员带着粤剧口音来加入演唱京剧。歌喉和功底都不错。但是老板一定说:请回。我“不能用你”。因为你没有京剧的声调文化。
音乐是由作曲家,演奏家,乐器(制琴家)组成的金字塔。像一个鼎的三只脚。形成了声音的文化。你要想做出好琴。就一定要参与到这个文化中去。夺去听音乐会。去学习分辨各种作曲家风格的音色。去听小提琴在大厅中的演奏效果。去学习分辨演奏家的演奏风格。你才能制出合格的好琴。1+1+1=3。这才是最符合逻辑的思维方式。对抗演奏家的辨别力。不接受声音的传承。或者想指引演奏家的听力。那末自己先要具备超凡的听力。请问当今中国制琴家有几个人去过国家大剧院听音乐会?我只知道王冠宇去听。他能分辨出各种演奏家的琴的特征(在大厅中,不是CD)。而且会拉小提琴。我知道吴小萍去听音乐会。而且连学生的演奏会都不缺席。自己参加佛山的乐队。所以他们懂我说的声音文化是什末境界。所以这不是偶然演奏家找他们订琴。这和中国文化最关心的“利益”无关。是他们的努力换来的。是他们的听力换来的果实。退一步说使用较好的音响系统将DVD。CD多听。多看。明白什末是小提琴?他的声音有多少不同的风格?有多少不同的层次?他们都源自何方?(我敢担保没有几个制琴家能够回答我什末是小提琴?小提琴是干什末用的?)连音乐会都没听过的制琴家又怎莫能制出小提琴家满意的演奏琴哪?现在的制琴界是完全从这个音乐鼎(作曲家。演奏家。乐器)里分裂出去的独立个体。与演奏家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。把讲声音的人看成是敌人!对利的威胁。而古时制琴家每周都去听歌剧,演奏室内乐。为演奏家(STRAD为VIVALDI,TARTINI制琴)制琴。为皇宫贵族(当时他们每人都有高超的演奏技能。是一种贵族文化)。制琴。所以才有现在的“古”CREMONA学派(当时CREMONA是i欧洲艺术的朝圣地)。各种国家的歌剧。清唱剧,协奏曲室内乐都在那里上演。制琴界的唯一文化和乐趣就是在大剧院中互相沟通。互相切磋。。。所以才有现在的定位位最伟大的演奏琴。才被演奏家誉为能够演奏各种声音风格的CREMONASOUND.而现在的中国和当今的意大利CREMONA和上述的文化背景是完全两码事。意大利的CREMONA镇是变成制作工艺品。印证书的旅游城市。那些新意大利学派的制作师专门买琴给亚洲收藏家。中国就看谁得奖。谁会忽悠了。根本没有制作声音的文化气氛和土壤。所有来自演奏家的忠言逆耳都被看成有损利益。找演奏家算账。这种画地自限。自欺欺人的局面你们说能不能作出演奏家满意的琴?不用我这个外国和尚天天苦口婆心的为制琴界担心。制出好声音是制琴家的天职。不用问我拿出什末具体方法。百花齐放。连“大跑”都能自己动脑子研究声音。难道还要问一个拉琴的如何将声音制好?那是制琴家的本分。CURTIN问谁了?他谁也没问。靠自己的耳朵。分辨力。SCHLECKE谁也没问。也不需要拉琴的人给他指出具体操作方法。他制出一整套电脑测试声音的系统。因为为他有耳朵。脑袋长在自己肩膀上。会独立思考。听力=文化=审美品味=好声音。本世纪为什末在美国的制琴家统治音乐届?理由很简单。HEIFETZ。MENUHIN STERN RICCI PERLMAN等大师关注参与美国的制琴届。所以声音的水准有这些人把关。所以真金不怕火炼。"
基本赞同郑首席以上说的,除了这段属于主观臆想外:
"而现在的中国和当今的意大利CREMONA和上述的文化背景是完全两码事。意大利的CREMONA镇是变成制作工艺品。印证书的旅游城市。那些新意大利学派的制作师专门买琴给亚洲收藏家。中国就看谁得奖。谁会忽悠了。根本没有制作声音的文化气氛和土壤。所有来自演奏家的忠言逆耳都被看成有损利益。找演奏家算账。这种画地自限。自欺欺人的局面你们说能不能作出演奏家满意的琴?"
最关键的问题是,世界上的演奏家不仅您一位,拿您个人好恶观点来代表整个演奏界的鉴赏观点是不客观、不科学的.所以您的苦口婆心往往会起想反作用。以“个人”的观点,怎么论都不为过,但以代表“演奏家们”的观点而论,就显现得必须强加于人,形成以我为中心,对不同意见者大批特批的宗教领袖型思维模式。
|
|
|
|
|